央廣網北京7月20日消息(記者張子雨)據經濟之聲《天下公司》報道 人工智能和語音識別技術漸漸地讓互聯網的風向發生了變化。智能音箱。 現在成了一個全新的風口。7月4日 京東智能音箱新品叮咚TOP登陸市場。 第二天 也就是7月5日 阿里就展示了智能音響產品天貓精靈X1。 國外巨頭在這個領域的開拓顯然更早就開始了 早在3年前www.qzfce.co 亞馬遜已經推了Echo智能音箱 音箱上搭載的是亞馬遜自己研發的Alexa語音助手。而蘋果也發布了HomePod智能音箱 不久之后就將面市。 從目前來看 智能音箱可以通過語音交互的方式自動接聽電話 還可以在網上一鍵訂購各種日常用品 而且能夠為用戶來規劃出行線路 直觀地說 智能音箱可以把原來需要用鍵盤鼠標操作半天的事情 簡化成用戶的一兩句語音指令。 從全球來看 各大科技巨頭都對智能音箱的前景非常看好 并且進行了相應的布局。 而如果我們透過這種表象 可以發現 智能音箱之爭并不僅僅是一種圍繞著新產品的競爭。思必馳是一家語音技術公司 可以為合作廠商提供智能語音所需要的軟件和硬件產品。思必馳CMO龍夢竹女士表示 智能音箱之爭其實是未來物聯網入口之爭http://www.qzfce.co/about-2.php 音箱 只是這種入口的一個實現形式。 龍夢竹:“從本質上來講 智能音箱是被作為智能家電中控設備來發揮作用 而音箱天生是聲音的最好載體。現在巨頭開始布局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的一些應用 尤其是亞馬遜的Echo上市之后銷售情況良好 也對國內廠商起到了帶動性的作用。 從未來趨勢來看 不一定是音箱會最終賣得特別好。 也有可能是像電視、空調這樣的家電單品 也有可能是一種新形式的智能家居中控的硬件代替音箱的地位。所以 音箱成為關注焦點是存在偶然性的 而背后必然的因素是巨頭在關注智能家居的新入口。” 風起云涌的產業發展自然吸引了大量企業的參與 除了京東、阿里這樣的巨頭之外 還有很多創業公司。而深圳市南山區 成了這些企業的聚集之地。 喜馬拉雅FM硬件事業部總經理李海波的一句話最近流傳很廣。李海波說:深圳南山區一公里以內有112家公司做語音智能。它們不知道市場、用戶在哪里 只知道趨勢來了 我得趕緊跟上。 回顧互聯網的發展 我們可以發現 團購、VR、共享單車這些風口上 都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情形。那么 蜂擁而來的各路公司 最后的命運會如何呢?中國互聯網協會“互聯網+”研究咨詢中心副主任李易認為 大量中小企業最后都會淪為炮灰 最后活下來的 也很可能會成為大企業的代工廠。 李易說:“每一年都會出現這樣的風口 這些中小企業到最后只會淪為炮灰 有一部分企業會幸存下來 但它們也會淪為大企業的代工廠。未來有希望的還是大型互聯網企業 或者有獨特技術儲備的企業。” 中小企業在智能音箱領域是否注定無法逆襲呢?思必馳CMO龍夢竹并不這么認為 她告訴我們http://www.qzfce.co/ 如果專注于細分的需求 就會有很大的機會。而且 在目前的發展階段 中小企業之間進行聯合 相對更加容易。 龍夢竹稱:“他們可以聚焦痛點 比方說可以主打個人助理功能 或者主打音質的專門用來聽歌的音箱。同時 現在還有一些第三方的內容和服務提供商 包括資訊、O2O、音樂、天氣等等 這些領域的商家也都看準了音箱的市場。這個時候談合作相對比較容易。” 雖然亞馬遜這樣的國外科技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布局更早 目前 國內市場依然掌握在本土企業手中。未來 亞馬遜、蘋果是否會對國內市場產生一定的壓力呢?龍夢竹認為 中國企業在技術實力上并不比國外同行遜色。 龍夢竹:“從技術層面而言 國外的技術優勢在于從0到1 而我們的優勢在于從1到100 我們更善于從產品的聯想和創造性去考慮。從整體技術對比而言 國內的廠商技術水平是不亞于國外的 甚至在一些具體的應用方面 我們是優于國外的。” 不過 中國互聯網協會“互聯網+”研究咨詢中心副主任李易則提醒 留給國內廠商的時間窗口 或許并不會太長。 李易說:“留給中國企業的時間窗口并不會太長 在明年之前 幾大巨頭的重量級產品當中就可能會有一兩款進入中國。國內廠商如果真的想在這方面發力 那么速度就要再快一點 投入要再大一點。”關注同花順財經(ths518) 獲取更多機會 |